简历的99个细节
2019-01-08 {{clickNum}}
简历的99个细节
——简历完全操作手册
如果你已经阅读完本号“一日通”菜单里的内容,你的简历功力已经达到3成,你就要学习以下内容了。
本文会告诉你从开始产生编写简历的的念头,到把简历投递出去的全过程,而且是重点讲解细节。
在简历这件事上,“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西谚说,魔鬼藏在细节之中,欲知简历中藏着什么鬼,且看下文。
一)
收集信息
着手编写简历的第一件事,是收集简历中要显示的各种信息。
信息的收集,是会因为企业和岗位的需要而有所不同,但是总的说来,大体相同。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实习生的简历(往届大学毕业生的简历,在应届生的基础上略有不同,后面会有进一步地讲解)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板块:
第一板块,个人概况。
也有叫做“基本情况”等其它名称的,不过大同小异。
第二板块,教育背景。
也包括各种培训,以及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学历。
第三板块,在校经历。
即包括任职,还包括奖励。
第四板块,实习实践。
既包括专业实习,也包括兼职、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
第五板块,自我评价。
第六板块,爱好特长。
毕业两三年后的往届大学生,板块有所不同,即实习实践板块应该改为工作经历板块,但是写法基本不变,此板块为往届生简历的重点。而在校经历和自我评价两个板块可以省略。特别是自我评价,纯属充数,实在没有必要。
收集信息的原则是宁多勿少。凡是和求职沾边的信息,都要收集,以备不时之需。收集哪些信息,以及每种信息包括哪些要素,还要看其具体的写法,所以在在线不做细述。
(二)
信息编写
第一板块——个人概况
此板块,约占4行,含金量为1K,可提升功力0.5成。
1. 应聘岗位
第1号细节:一定要写在简历上。
许多求职者使用一个版本的简历给向所有企业和岗位投送简历,所以也从来不写应聘岗位。可是,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不只招聘一个岗位,所以一定要有应聘岗位这一项,以便招聘人员对简历进行分类和查找。
第2号细节:一份简历只能写一家单位的一个岗位。
不可以同时写几个岗位。否则,会让招聘者无法对你的简历进行归类,影响后续的招聘安排,也会认为你没有清晰坚定的职业定位,留下不佳的印象。
第3号细节:应聘岗位的位置一定要置顶。
这个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招聘者阅读和查找。招聘者只有先知道你要应聘的岗位,才好对你的简历进行评价和分类。
写到这里,我猜想,一些读者已经没有耐心了。
他们会说,你搞这么细,烦不烦啊?
可是我想说的是,你图省事,还不怕应聘失败,也就算了,你不知道招聘者有多烦!对于你来讲,求职和写简历是个大事,可是对于大多数招聘者来讲,招聘和翻阅简历是一件不胜其烦的工作,越轻松、越顺利、越早完成越好。即使在一个敬业的招聘者看来,一份不注重细节,不断给阅读者制造麻烦的简历的作者,也绝对不是一个好应聘者。
有的人可能会说,不就是某一处细节吗,差一点也没关系。
可是,你要知道,简历中要注意的细节太多了,你不爱处理某个细节,那只意味着你只看到某一个细节,其实,还有许多细节你根本没注意到。制作简历的经验告诉我,一份简历即使经过3个人,5次不同方式的检查,仍然会有不只(止)1个明显的细节问题存在。许多时候,我们只能自求多福,希望我们检查不出来的细节,招聘者也注意不到。
2. 电话号码
第4号细节:一定要写上。
你一定又觉得我在搞事情,又觉得我啰嗦。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几乎每年我都能碰到一两个不写电话号码的情况。
第5号细节:一定要写本人的。
这里说的要写本人,有两个意思,一方面,不要写父母或者其它他们什么联系人,不要让招聘者觉得你不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你不能随时接电话,可以写明方便接电话的时段,而不是别人代替你,毕竟由别人转述的往往会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而且,接电话时,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与对方沟通;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写简历时,是拿别人的简历做样板,所以会把电话号码也抄上。细节决定成败啊!
第6号细节:要写正确。
时而不时就会有把电话号码写多一位或者少一位的事发生。
第7号细节:要保持电话畅通。
不要停机、欠费、不在服务区、长时间占线、没电等等。这似乎又是个多余的提醒,却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时有发生。特别是没电这种情况,现在经常发生。虽然智能手机能追剧、聊天、打游戏……但是最重要的功能还是通话。如果你是真想找工作的人,还是少玩一会儿手机,多干点正事的好。
第8号细节:最好写手机号码。
一般不要写座机号码。相比座机,手机基本可以保证第一时间接听电话。有些招聘是假招聘,目的是为了收集个人信息,推销产品,座机一般无法设置黑名单,会被不断骚扰,所以还是尽量写手机号码。执意要留座机号码,也不要写工作单位的座机,除非你有特殊的用意,比如想让你的领导和同事知道你想另谋高就了。如果要留,一定要加区号。
3.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学历
第9号细节:尽量简化。
这几项信息比较简单,唯一的要求,就是格式尽量简化。出生年月,只写到月份了就够了,不要写日期。既因为日期过于精准,属于隐私,而且,也没有必要,毕竟我们是求职,不是求婚,没人关心我们的生辰八字。而且,简历的一切时间都使用阿拉伯数字,比如“1998.10”,而不是1998年10月。这是最简洁明了的写法。
这里之所以这样细碎地一一讲解如何简化信息,原因有3:首先,字越少,越简明,越节省招聘者的时间,也越突出重要信息,避免无端地分散了对方在重要信息上的注意力;其次,最主要的还是避免让招聘者对你的简历积累啰嗦的印象和心理上的不悦;最后,当几个信息同时简化后,就会腾出更多的空间写更重要的信息,特别是对工作经历丰富的应聘者,能多节省出一行空间都是十分宝贵的。
照此逻辑,民族,只写一个字即可,比如“汉”。学历,只写“大专”、“本科”、“硕研”等。
4. 户籍
第10号细节:格式为“省的简称·县级城市名”。
不必要精准,只写到县一级即可,省与县中间的地级城市名可以省略,比如“黑·海伦”。如果所在的城市是全国知名的城市,可以略过省份,直接写城市,比如“哈尔滨”。
5. 政治面貌
第11号细节:只有中共党员的身份有利于你应聘时,才写上。
一般应聘国企和国家公务员等这类单位,或者大学辅导员这类岗位,才需要写政治面貌。而外企和民企大都不在(太)喜欢党员,特别是日企,非常不喜欢中共党员。
第12号细节:团员和群众一般不要写上。
这种身份,不会为你加分,就算了吧。格式只写“党员”。不需要加“中共”二字,相信没人会误解你为国民党或者其它党派的成员。预备党员,可以直接写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不是党员,不需要写上。
6. 专业和毕业院校
第13号细节:要完事表述,不要简写。
专业不要简写,是因为许多专业简写以后,外行看不懂,另外,同一个简写名称往往有一些微妙的差别。至少院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往往是挂靠在一些著名高校的,那不更不能省略自己民办高校的名称。这种把戏最终是要被看穿的,不如大大方方地呈现出来,还让人觉得你有自信。
7. 标准照
第14号细节:只要证件照、且是自然证件照。
照片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所谓的证件照,也是标准照。基本的要求就是素颜或者淡妆,头发不染原本颜色之外的颜色,这两点摄像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不会提醒你。其它具体要求,他们都很清楚,照相时特别跟摄影师强调一下,对方自然会按要求来。但是,不要照什么所谓的“完美证件照”,因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后期修图修出来的。这种图,虽然完美了,但是,基本不象本人。到了面试时,就相当于见光死。其实,不靠什么完美证件照,大多数人也能拿到面试机会,但是,这种照片却会在你面试时让招聘者对你的印象急转直下,结果就是弄巧成拙。正所谓,不抱希望,就没有失望。另外,艺术照、生活照、自拍照和大头贴,一律不要使用。如果应聘的岗位对形象和形体有要求,那不要在证件照这个位置展示,而是安排在后面。
第15号细节:照片与简历一同打印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首先,省去了贴照片的麻烦,特别是有些人笨手笨脚,照片剪得呲牙咧嘴,贴得歪歪斜斜,还把胶水弄得到处都是。其次,不担心照片脱落,简历也不会因为粘贴而起皱变形,更不会几份简历粘在一起。而且,与简历一起打印出来,档次也显得高一些。
第16号细节:一吋足矣。
不要用二吋的,没必要,又占空间。也不要把二吋照片剪成一吋的来使用,省钱也不是在这个时候。如果是来不及重新照,那就让自己来得及,早点动手准备。最好的办法,还是用电子版的照片,它随时可以与简历一起打印出来,实在是方便。
第17号细节:把电子版照片存在邮箱里。
存在电脑、手机、优盘里都不如存在邮箱里,都不如存在邮箱里,当然,最好是电脑、邮箱和手机各存一份。主要是查找和使用起来方便。不担心想不起放在哪个文件夹,不担心没带手机数据线,不担心打字复印店的电脑没有连接手机的驱动,不担心跟随手机或优盘而丢失,不担心被删除,等等。
8. 视情况而定的信息
身高、体重、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信息,要视应聘岗位需要而定。象销售类的工作,特别是轿车和新房这类商品的销售,一般都对身高和体重有要求,而一般生产类的和办公室类工作,则没有。而象模特这类工作,甚至会对三围有要求。总之,根据需要而定。
9. 不必要写的信息
第18号细节:籍贯、家庭住址,现居住地一律不写。
第19号细节: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QQ号、微信号,非特殊需要,一律不写。
原因呢?就是没必要,没效率。打电话和群发短信,是招聘人员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没有任何方式更快捷了。你觉得下面的情况可能发生吗?一个招聘人员把面试通知装进封信,封好,贴邮票,写地址,再到邮局寄出,还要等上几天,你才能收到。
第二板块——教育背景
此板块,约占7行,含金量为3-4K,可提升功力0.5成。
10. 专业主课
第20号细节:必须是专业课。
不要写什么公共课,那些谁都学,跟没写有什么区别。
第21号细节:只写1行。
空间有限,不能多写。适当简写,1行大约能写5门。
第22号细节:必须是主要课程。
既然不能多写,当然要写主要的,而且是真正与应聘岗位相关度高的课,其实,真正与应聘岗位相关度高的课,也就5门左右。
11. 专业技能
第23号细节:主要写专业资格证书和各种等级证书。
不要把一些奖励证书写到这里。也不要英语和微机等级证书写在这里,除非它们与应聘岗位有较高相关度。
第24号细节:3行。
一般情况,在某个专业方面,能有3类专业证书,已经不少了。而且有些类别的证书是逐级考取的,就写上最高等级的就够了。另外,与应聘岗位的相关度不高的不要写。同质化的证书也尽量不要全写上,只写最高的最好的,即可。
第25号细节:格式为“证书名称+级别+获得时间”。
证书往往分为国家的、省的和待业协会的,一定要在名称上写清楚。有一些证书,有时效性,所以需要写明获得时间,以证明没有过期。
12. 外语水平和微机水平
第26号细节:根据应聘岗位需要决定是否要写。
有些岗位,实在不需要外语和微机技能,而且你的水平又实在一般,什么证都没有,就勉为其难,不要写了。
第27号细节:格式“类型和级别”,最好在1行内写完两个内容。
13. 其它教育经历
第28号细节:格式为“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名称+起至年月”
这个当然指的是大专生。需要说明的是,所谓“3+2”专升生毕业生,在写简历时,就要提大专时的学历了,除非大专所学专业与应聘岗位的相关度更高。
第29号细节:第二学位的名称
这个当然指的是本科生。
14. 培训经历
第30号细节:格式为“培训名称+主要技能+起至年月”。
此处的培训经历,指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之外的,没有普遍有效的证书的培训。
15. 其它技能
第31号细节:每个技能最多占1行,最多2个技能。
指与应聘岗位相关度较高的非专业技能。比如对于汽车销售顾问而言,会驾驶,有驾照就是一个不错的非专业技能。
第三板块——在校经历
此板块,约占4行,含金量为2-3K,可提升功力0.5成。
在校经历包括任职和奖励。
任职一般包括3种类型:
A. 校方的行政和党团组织任职,包括班级、院系职务;
B. 学生会,包括各部成员、部长和主席团三个级别;
C. 社团联合会,包括各部成员、部长和主席团三个级别,以及各社团成员,部长,社团主要负责人。
严格意义上讲,寝室长和课代表并不算任职经历。
奖励的种类比较多:
A. 侧重智商的,主要包括各类奖学金和专业竞赛类的奖励,分为院系、全校和国家三级,甚至更高;
B. 侧重情商的,包括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和优秀团员,分为班、院系和全校三级,甚至更高;
C. 文体活动类,包括各种专门和综合类的比赛,常见的有各种文化节上演讲、主持人、戏曲、模特的比赛、晚会的获奖节目、以及各级运动会上的奖励,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助学金和贫困补助等,不能算作奖励。
第32号细节:格式为“职务/奖励的名称+级别+突出的事迹/成果+起至时间”。
事迹或者成果,是重点。
第33号细节:每个任职或奖励占1行,整个板块一般不超过4行。
难题不在于格式,而是有的人任职和奖励一大堆,写不完,简直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而另外一些人任何任职和奖励都没有,哪怕是“再来一瓶”都没有。
前者,可以参见《用岗位需要去锤炼简历的每一句话——瞄准岗位》一文。它会教会如何取舍、精练、突出重点,详细得当。另外,可以把某个职务上获得的奖励,与任职合并在一起写,可以更节省空间,而且也更方便阅读和理解。
后者,可以参见《信可信非常信以为真——真实可信》一文。它会教你如何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打磨成金子。
第四板块——实习实践
此板块,约占4行,含金量为8-16K,可提升功力0.5成。
实习,此处指与专业或与应聘岗位相关度较高的有薪或无薪工作。
实践,此处指社会实践,包括与专业或应聘岗位相关度不大的兼职、支农支教、志愿者行动、社会调查,等等。
16. 实习实践
第34号细节:格式为“单位+职务+成果/业绩+起至年月”
成果和业绩才是重点,但是难题也在于“太多”或“没有”,处理方法还是参见《信》与《用》两篇文章。链接是。
第35号细节:一次实习或实践,尽量只占1行,最多只占2行。
如果需要占2行,那也是为成果和业绩准备的,单位名称和职务,可以简写。
第五板块——自我评价
此板块,约占3行,含金量为0.5K,可提升功力0.25成。
这个板块,实在是可有可无,反倒是有自吹自擂的嫌疑。如果实习实践等板块内容比较丰富,完全可以省略掉这个板块,给别的板块腾出空间。
17. 自我评价
第36号细节:包括专业水准、个人品德和团队精神3个方面。
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实找到自己的优点,而不是随便从网上或者别人的简历上复制一些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套话。如果真的找不到优点,可以问问父母、老师和同学等熟悉你的人。当然,也是要选择与应聘岗位相关度高的优点写上去。
第37号细节:每个方面1行,共计2-3行。
1行大约20字,如果语言精练,完全可以概括出一个的优点了。个人品德和团队精神,也可合并为一行。
第六板块——爱好特长
此板块,约占1行,含金量为0.5K,可提升功力0.25成。
这是唯一一个似乎与工作无关的板块,但是只是“似乎”无关。
首先,许多企业,特别是国企,为了企业文化和荣誉,是可能会招聘一些有特长的人才的,即使他们并不一定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一些私企的招聘者往往会投老板或上级所好,招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员工。
其次,这一板块最能反映应聘者的性格特点,是招聘者考察应聘者是否与应聘岗位人格相吻合的重要依据。
18. 爱好特长
第38号细节:越具体越好。
越具体越能显示应聘者的个性。比如,写喜欢音乐,不如写喜欢轻音乐,又不如写喜欢《命运交响乐》。比如,写喜欢体育,不如写喜欢篮球,又不如写喜欢街头篮球。
第39号细节:尽量写与应聘岗位人格吻合的爱好特长。
岗位倾向于外向性格,就尽量写体育运动,特别是团队合作的运动。岗位倾向内向性格,就尽量写阅读、写作、音乐等。
第40号细节:点到为止,1行足矣。
至此,简历的每一项信息的编写方法,就都介绍完了。
但是,简历的细节只谈了一半,你的功力也达到3成,只算入门。
在实际求职中,每项信息的完美,并不一定会带来最终效果的完美。因为,还需要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三)
各信息之间关系的统一和整合
本部分的学习,可提升功力3成。
只把注意力放在某一条信息上,常常会让我一叶障目,不见全局。信息之间的取舍、排序、甚至冲突,都需要用统一和整合。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讲到简历的本质、精髓和4大铁律的前两条铁律:
《》(链接),可提升功力0.5成;
《》(链接),可提升功力0.5成;
《》(链接),可提升功力1成;
《》(链接),可提升功力1成;
到目前为止,你的功力最大可达7成。
可能有的读者又烦了:才7成功力,什么时候才能达到10成功力啊?
我劝你还是心态放平和。好简历和一切好的东西一样,是用时间和心血换来的。在通往成功彼岸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找打字复印店或者求助于简历高手来制作,不就一步到位了吗?
此言差矣。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简历由谁制作更好。
(四)
简历制作和使用的相关事项
本部分的学习,可提升功力1成。
内容包括制作者、制作时机、模板、排版、打印、保管和投送等相关事项。
19. 制作者
第41号细节:最好是应聘者本人,即使不是,应聘者也深度参与制作过程。
原因并不复杂,这是你的简历,而不是别人的。
一方面,由别人代替会使你对简历缺乏了解,特别是对每一项信息编写背面的考虑一无所知,会让应聘者在面试中一问三不知,更不会明白针对简历内容提问的背后有什么用意。
另一方面,代替应聘者制作简历的人即使是简历制作高手,但毕竟不是应聘者本人,对许多问题压根不会想到,对有些问题想到了也不知道如何解决。比如,对于应聘某一个岗位,关于专业主课的排序,到底你有什么课,哪个课又与应聘岗位关系相关度最高,只有你本人最清楚。
更别提打字复印店的工作人员。他们只会套用模板,而且为了效率(也就是省事省时),往往草草了事,为了效益(也就是多赚钱),往往推荐你制作自荐信、封面,以及证书和奖状的复印件和扫描件,等等,而这些东西根本就是累赘和垃圾。
可是,有些应聘者电脑和办公软件的水平很低,怎么办?
办法有二:一是自己在纸上手写,把简历的内容和排版都准备好,然后交由他人制作,自己有参与全过程;二是奉劝那些应聘者,电脑是未来的一种必要办公工具,简历的排版要求也不高,你惹真想在未来的工作有更好发展,还是好好学一学电脑和办公软件吧。
20. 制作时机
第42号细节:尽早制作,最好是在大一入学时。
简历制作的技能,不是一两次就能熟练和精妙掌握的,是需要一个反复学习、训练、实践、检验和不断修正的较长过程。
有些项目,只有你在开始制作简历时,你才意识自己根本就没有。比如,许多在校大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和实习实践,到了编写简历时才发现自己的在校经历和实习实践居然无话可写,如果早点制作简历,或许还有补上这些经历的机会。有些项目,需要反复编写你才会想到,比如,有些实习实践经历很短很早,所以你已经淡忘了。有些项目,需要反复经历面试的检验才会圆满。比如,对简历的润色拔高的程度的把握就需要经历反复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否则,润色拔高的不够,可能得不到面试机会,润色拔高的过分,又会在面试时牛皮破掉。
简历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也是应聘者重新认识自己和应聘岗位的过程。
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我们会真正认识到自己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和他人相比,我们的优势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还会真正认识到所要应聘的岗位需要什么,自身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又能达到多少。特别是在经历了几次面试的检验之后,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都会重新评价。或更加确定和自信,或知道了优劣势,明确了努力的具体方向,或意识到要重新定位自己,改变求职方向。
以上这些,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估算起来,大概需要10次制作和面试的实践才会逐渐精熟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本公众号的第二个菜单叫“十渐精”的原因。
那为什么在大一时就要制作呢?
前面讲过,“有些项目,只有你在开始制作简历时,你才意识自己根本就没有”。但是许多项目,到了大三、大四。再去补是来不及的。如果能在大一时就接触到简历知识,并简单地给未来的自己制作一份简历,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大学生涯制定了一份目标清单,对于学业和就业有极大帮助。深度阅读,读者可以参阅《写给未来的简历》(链接)一文。
21. 模板
第43号细节:尽量用应聘企业的模板。
好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网站,网站上往往都会有简历模板。使用企业模板的好处有3:
首先,企业模板所列出的项目,都是应聘所必需的,它会保证你简历项目的齐全;
其次,招聘者对企业自己的模板极为熟悉,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
最后,招聘者会判定你对企业的是比较喜欢和熟悉的,会给你更高的印象分。
但是,许多人会觉得大部分企业的模板就是一份非常简单的表格,不够精美。不过,这恰恰说明的简历形式的真谛——只有抛弃一切华而不实的粉饰,才能突显简历信息的重要和重要的简历信息。
第44号细节:对其它模板要进行必要的改造。
原因有3:
首先,不会只有你一个人在使用网上的模板,越是好看的模板,使用的人越多,而重复恰恰是简历样式的一个忌讳。谁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哪怕仅仅是样式。所以,我们得地模板的颜色、花边、配图,甚至结构进行适合自己的调整。
其次,网上的模板在项目的设置上,不是为某个应聘者量身打造,必要需要去掉和补充一些项目。特别是一些模板很陈旧,还保留着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不必要的项目。
最后,网上模板许多是普通的求职者或者简历网站上传的,其制作理念就有问题,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比如,许多简历模板都有封面,或者颜色花哨。
22. 排版、检查与打印
第45号细节:字号为四号或者小四,对应行距分别为单倍或固定值22磅左右。
内容比较少时,可以用四号,但是不益再大,再大,让人感觉你在故意填充空白;内容比较多的时,可以用小四,但是也不益再小,再小,看着会累。行距也是如此。
第46号细节:字体不超过2种,且要用办公软件自带字体,一般项目名称用黑体,项目内容用宋体。
字体太多,让人心烦;太少,缺少变化,让人审美疲劳,而且分辨哪个是项目名称,哪个是项目内容。
第47号细节:尽量避免用下划线、斜体、阴影和加粗等过多的修饰,并用低版本保存。
简历有时会以附件的形式通过电子邮箱投递,招聘者下载后,可能会因为办公软件的种类和版本不同,在文件打开后会产生巨大变化,甚至无法使用。不使用那些修饰和不使用高版本,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第48号细节:边距,根据内容的多少,上下和左右分别控制在12-25和12-50毫米之间。
第49号细节:在电脑上、纸上,由本人和他人,最少检查3遍。
对付错别字,以及对齐、字体字号统一等格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3步:
首先,在电脑上,由制作者大声朗读一遍,发现错误并改正。
然后,打印出来,再读再改,再打印再读再改……直到无误。
然后,再打印出来,由没见过这份简历的人,再读再改……直到无误。
如此往复,至少3遍,也只能保证基本无明显错误。
简历是个神奇的存在,不管怎么检查,总能发现一些问题。只是检查的次数多,问题就少点小点而已。最后,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希望招聘者也看不出来,或者不太在意。
第50号细节:最好用喷墨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的好处是可以把照片打印成彩色的(激光打印机也有彩色的,只是不多见),包括简历上的小花纹、小符号和小图案,都要可以打成彩色的,效果让人赏心悦目。
第51号细节:第一次打印3份,投完再打,不要一次打印10几份。
为什么不一次打印够呢?
因为用不了几天你就发现,你的简历从内容到格式,又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
23. 材质与开支
第52号细节:使用一般的喷墨纸,而不是普通的复印纸和更好的相片纸。
复印纸用喷墨打印机,图案部分容易发生湆晕。相片纸过于昂贵不说,而且太厚,不方便招聘者保管的携带。
第53号细节:第1份简历人格在10元左右,之后大约1元/张。
第1份是母版,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所以,在打字复印店会收的多一些。
正式打印之前,往往要打印出小样进行找错和修改,那个往往也是要收费的,所以应该用普通复印纸和黑色打印,以节省开支。
24. 保管与投递
第54号细节:分别在电脑、移动存贮设备和电子邮箱里各存1份。
后两者是为了方便自己的随时随地在打字复印店、网吧等其它地方修改、更新和投递。有的时候,机会不等人,或者在外地等原因,不方便回到自己的电脑上修改,后两者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第55号细节:网上投送的时间,最好是周二和周五上午8点钟。
由于电子邮箱的邮件默认排序是最后收到的邮件在上,所以,在这两个招聘人员最可能打开邮箱看简历的时段投送,基本会保证你的简历被最先看到,而不是被海量的求职邮件压在下面。当然,一切都不尽然,谁知道你应聘的企业招聘者的工作习惯是怎样呢。
第56号细节:对同一家单位,简历的投送频率为1-2/周,但是,一般连投两周也就够了。
如果被压在下面了,怎么办?
答案是,换个时段继续投。
连投两周也就差不多了,两周后再无音讯(若你的邮件被阅读,是可以收到回执的),那你最好打个电话问问。许多招聘者为了防止被求职者无限止的骚扰,很可能不会留电话,那怎么办?没什么好办法!看看网上的招聘广告是否还有效,如果有效,那就过几周再试试。在此期间,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的提升自己的,以便在自己的简历增加一点含金量。
第57号细节:电子邮件的命名格式为“应聘岗位名称+姓名”。
不要未经命名就直接投送,招聘者会觉得莫名其妙,甚至会当成垃圾邮件被删除。
第58号细节:最好以正文的方式,而不是附件。
用正文的方式,招聘者一打开邮件就可以看简历的内容。既不需要繁琐的下载操作,也不担心附件携带了病毒,还会发生因为办公软件的差异导致排版已经发生变化。以正文发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简历打开的情况下,全选,复制,然后粘贴到邮件正文,即可。当然,前提是你的简历是纯表格,至于你的标准照,可以单独加入。
第59号细节:不要同时向同一家企业的不同岗位投简历。
起码要隔上一两周再投。最好,还是搞清自己的职业定位,盯住一个岗位投简历。
25. 更新
第60号细节:最少半年更新一次简历,特别是初出校门的大学生。
理由有3:
首先,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是一劳永逸的。就算你在对你现在的职业很满意,也不能保证你哪一天就被扫地出门。
其次,简历就象你的一个半年职业规划。通过更新简历,你会重新审视你的职业规划,再次明确你的目标,防止误入歧途,激发向上的斗志。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最后,它可以让你在现有的职场超水平发挥。正因为你保持着一种求职的状态,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你才不会为了保住现有的工作而缩手缩脚、投鼠忌器,你才敢于在所有事情上放手一搏,你反而在现有的工作上是最安全的。
26. 网上简历
现在有许多求职网站,上面可以长期展示你的简历。网上简历的项目编写和使用,与纸质简历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也有少量不同。
第61号细节:要屏蔽现在就职的单位。
除非你是故意要给现在就职的单位看。
第62号细节:对可能的骚扰有准备。
尽量不要公开你的电话,或者严格限定能看到你电话的企业资格。否则,你将不胜其扰。会有许多不相干的企业,甚至是骗子给你打电话。
27. 其它形式的简历
随着科技的进步,简历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比如用VCD光盘制作的简历、在手机上播放的简历、PPT简历、图片简历、PDF简历,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以下就是在对待简历出现的新形式时所应该持有的一个基本评价尺度。
第64号细节:方便招聘者阅读、保管、打印。
VCD光盘简历,显然并不方便招聘者阅读。即使有光驱或者影碟机这些设备,招聘者往往也没有时间花几分钟去看一个。就算是演员,这些需要影像资料来展示自己形象和才艺的职业,也没必要用光盘,网络视频、优盘等移动存贮方式都足矣解决问题。
至于保管和打印,就更不方便了。所谓的手机动态简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总的来说,还是能打印的Word简历,最为方便。
第65号细节:方便传播。
简历的本质是求职广告,评价其载体的好坏,就是方便传播的程度。
所以纸质的简历,仍然以其直观、携带方便等优势,长盛不衰。
余下的34个魔鬼,还没找到。
(五)
样本解析
以上都是理论,下面我们通过真实的简历来看看其中的奥妙。
介于篇幅和时间仓促,仅指出其中的明显且典型的问题。
1. 照片,应该用标准照;
2. 出生年月,只写到月份,不写日期,学历,写本科即可,中共党员,写党员即可;
3. 通讯地址,不需要写;
4. 联系方式,非本人,未置顶;
5. 主修课程,多而杂,与要应聘的岗位没有对应起来;
6. 自我评价,语意重复,条理不清;
7. 在校经历,混在实习实践板块;
8. 技能证书,混在实习实践板块;
9. 四级考试,没有标明是英语,还是其它考试;
10. Office办公软件,不是专业技能,属于一般技能;
11. 缺少爱好特长;
12. 缺少求职意向;
13. 排版混乱,疑似复粘贴别的人简历。